全国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校干部教师热切关注这场盛会的胜利召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方式及时了解两会动态,纷纷话心声、说期盼、绘未来。
自治区政协委员、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更好地迎接自治区成立70周年,作为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文化润疆,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关工作。要在推动优质本科扩容、培育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相关新兴学科、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加强深入学习,在学深悟透的基础上,群策群力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张峥
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从两会精神中深刻体悟到高等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国家战略需求的时代投射。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更应主动承担起理论创新的使命。通过构建大思政课格局,将两会精神中体现的新发展理念、全过程人民民主等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种教育实践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注脚,也为全球高等教育改革贡献中国智慧。
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比拉力江·阿不力孜
2025年全国两会擘画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激荡着新时代的奋进强音。未来,美术学院将深化党建+艺术融合工程,构建思政引领、创作驱动、服务赋能三维育人体系,培育既能执画笔绘就时代华章,又能扎根边疆播撒美育火种的新时代艺术英才,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疆篇章增添艺术注脚。
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吕海英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认真学习了全国两会精神,深感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深远意义。两会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环节,鼓励教师科研创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积极为推动学院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教育强国目标不懈奋斗。
体育学院副院长 曹玉萍
3月4日,我全程观看了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的直播报道,认真聆听了委员们关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运动促进健康等议题的建言。我深刻体会到两会精神对体育工作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关于“体育绘就民生温暖底色”的相关论述,进一步明确了体育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民生福祉中的核心价值,也让我更加坚定了立足岗位、推进体育教育改革的使命感。未来,我们将以“为民生添温度、为发展增动能”为目标,构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体育育人体系,为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博士、副教授 袁丽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提升至战略高度,这给高校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方向指引。未来商学院将从顶层设计出发,整合校内外资源,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深化“AI+商科”融合,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嵌入经济学、管理学等核心课程,重构课程体系,通过“通用型—专用型—拔尖型”三阶段路径,逐步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同时,推动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向“引导者”,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音乐学院中华民乐系主任 郭铭渲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民族器乐教学的高校教师,我注意到两会中关于文化艺术方面的议题,音乐已经成为了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心灵的桥梁,更是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我相信,在两会精神的指引下,音乐与科技会在创作、演奏演唱、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开启紧密的结合,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艺术享受。
信息来源:各二级党委 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