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签约仪式在附属中学南校区圆满落幕。校党委副书记刘俊,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附属中学领导及教师代表参会,本次活动由附属中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丁占军主持。

签约仪式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刘俊出席并讲话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致辞
陈彤在致辞中表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全国重点马院,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与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四十余所中小学合作,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陆续完成了机制框架建构、平台搭建和教研活动一体化等工作,改变了乌鲁木齐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各管一段”“背靠背”教学的现象,也真正着手于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高校人才培养与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衔接奠定基础。此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附属中学的合作,对于打通大中小学教学壁垒,真正实现教学、培养一体化建设具有历史性意义。

双方签署协议
随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志佳与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吕志新共同签署了《共建“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合作协议书》。陈彤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实训基地”授牌,刘俊为附属中学王勤、李婷、王新刚、靳锋四名教师颁发“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实训基地特聘研究员”聘书。

校党委副书记刘俊为首批特聘研究员颁发聘书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彤为附属中学授牌
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附属中学分别介绍了双方建设情况,并对未来的合作做出框架性阐述,双方共同表示,将以最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促进此项工作的深入。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开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在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资源共享、实验室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培养、实习基地建设、红色研学等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
刘俊在讲话中对双方此次的合作表示肯定与期待,他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乌鲁木齐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做了积极的努力,附属中学在中小学教育中也有很强的实力,希望随着合作的广泛深入,能进一步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不断推进新疆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他要求,除了理机制、搭平台、教研活动一体化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更需要增强系统思维,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发挥辐射作用,通过与附属中学合作,带动校内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切实打通校内大中小学教学壁垒,实现了每个学段都有“责任田”,都有“一段渠”,并能够不段积累有效的工作举措和宝贵的工作经验,最终产出可借鉴、可推广的工作模式和制度机制,真正意义上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师大思政课发展道路。

参会人员合影
信息、图片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