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心理育人工作质量,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我校第十九届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之“‘剧’焦青春,演绎成长”第十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于4月18日晚在温泉校区昆仑讲堂举行。校党委书记蒋海军、校党委副书记刘俊出席活动并颁奖,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招生就业处等各职能部门和各学院副书记、辅导员及师生代表共计6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
本届心理情景剧大赛采用初赛、复赛和决赛的方式进行角逐,全校18个学院积极参与初赛,营造了浓厚的竞赛氛围,吸引了3400余名学生参与表演,并有累计超过6500余名学生观看了比赛。决赛中,最终晋级的10个剧目为现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艺术性与教育性的心理文化盛宴。参赛作品围绕家庭生活、自我成长、人际关系、情感困惑、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心理问题,通过精彩演绎,引导同学们体悟成长心路、学习化解冲突,解决实际问题。比赛以生动鲜活的剧情、真挚动人的表演,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其中,有效增强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囚鸢》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时空回溯——自我救赎》

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魔镜魔镜,敲碎完美假象的琉璃》

美术学院《艺术不该被定义》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胡杨永驻》

教育科学学院《背对世界倒数十》

心理学院《被讨厌的勇气》

音乐学院《戒断》

化学化工学院《群氓之茧》

招生就业处《筑梦职场,照亮未来》
决赛现场,舞台上学生们将个人情感与困扰融入时代的更迭发展中,将青春的迷茫与奋进,挣扎与梦想,执念与和解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跌宕起伏的剧情表演中反映自我成长的清晰脉络,传递积极向上的心理能量,开启了一场台上台下的心灵共振之旅。教育科学学院学生皮唐祥激动地说:“这次比赛真的让我受益匪浅。每一个剧目都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演员们的表演真挚动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剧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和心理变化。比赛不仅让我对心理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成长有了新的思考。”
经过激烈角逐,马克思主义学院剧目《囚鸢》荣获一等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和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分别获得二等奖;美术学院,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获三等奖;心理学院,音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招生就业处获优秀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学生于秋博获得最佳男演员,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学生胡彦锦获得最佳女演员;教育科学学院等8个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商学院等6个学院获得团队协作奖。

校党委书记蒋海军为一等奖颁奖

校党委副书记刘俊为二等奖颁奖

颁发三等奖

颁发优秀奖

颁发优秀组织奖

颁发团队协作奖

颁发最佳男演员奖、最佳女演员奖
自2011年开始,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本届心理情景剧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同学们搭建了自导自演、演绎心灵成长的舞台,更充分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昂扬向上的风采与青春活力。今后,我校将持续深化这一特色活动,创新形式、深挖育人价值,引导学生在创作表演中化解困惑、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全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护航学生成长。

合影
信息来源: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 图片、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