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铭记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不朽功勋和进步意义,进一步弘扬英雄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家国情怀,为奋进新征程注入强大正能量,10月30日晚,我校举办《缅怀革命先烈英雄壮举 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思政公开课活动,特邀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先生,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平,志愿军老战士狄占先、李荣甫做客我校,讲述抗美援朝的光辉历史和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故事。校党委书记葛国及全体在家校领导出席访谈活动,600余名师生代表现场聆听访谈。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

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
访谈开始前,参加活动的嘉宾和志愿军老战士缓缓步入现场,全场师生起立送上了经久不息的掌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深情朗诵的著名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节选)》,带领现场师生走进那段烽烟滚滚的光辉岁月,共同追忆当年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守护和平的故事。

彭德怀元帅侄孙彭宇(中),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志愿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平(右)接受访谈
访谈中,彭宇、肖平两位专家揭开一段段尘封已久的红色记忆,将一个个保家卫国的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宇先生从毛泽东主席接到金日成、朴宪永联合签名的求援信入手,讲述了在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面对国内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以及与美国之间经济、军事方面的悬殊差距,毛泽东主席面临是否出兵朝鲜的艰难决策是如何下定决心的,作为统帅志愿军大军向美帝国主义展开卓绝斗争的彭德怀元帅临危受命的故事。肖平先生从“决策英明”“指挥正确”“将士英勇”“举国支援”“舆论斗争”五个方面向在场师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缺枪少炮、缺衣少粮的志愿军,面对武器足足高出一个代际、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为何依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创造劣势装备也能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范例。两位专家在访谈中将学理阐述和故事宣讲相结合,引导现场师生感受志愿军炽热的爱国情怀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志愿军老战士狄占先(左二)、李荣甫(左三),特邀嘉宾彭宇(右三)、肖平(右二)
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杰(右一)共同接受访谈
每一位老兵的亲身经历,都是一段鲜活的历史,他们承载着国家尊严的不朽荣光,留存着珍贵的民族记忆。访谈中,志愿军老战士狄占先、李荣甫回忆了当年与亲人离别,远赴异国他乡,毅然走上抗美援朝战场的往事,回顾了从入朝开始的作战历程、自己立功成长的经历以及个人一生的奋斗史。伴随两位老战士的深情讲述,现场的师生时而认真聆听,时而沉思感悟,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热泪盈眶,阵阵热烈的掌声久久回荡。大家深切感受到抗美援朝志愿军们用肩膀扛起了一个时代,以满腔的热忱和无限的勇气投入到抗争之中的强烈革命情怀。
访谈中,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杰结合自身教学科研经历,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要学习英雄们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气,自觉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让青春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

志愿军老战士和特邀嘉宾接受学生代表献花

现场师生起立鼓掌向志愿军老战士们和特邀嘉宾表示敬意与感谢
本次思政公开课活动,把思政课堂“搬”到访谈现场,通过打造“亲、近、实、活”的思政课,创新育人新场景,让广大师生与革命后代和老战士面对面,触摸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聆听和记录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幕幕英雄场景、一个个英雄故事,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学习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活动合影
信息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图片、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