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3-09-26浏览次数:

9 月 24 日,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办,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和自治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协办,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届“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研讨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围绕“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研究”“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等议题展开研讨交流。

会议现场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杨圣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徐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王锋教授,浙江大学四部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菅志翔教授作为特邀专家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导小组组长葛国,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办公室副主任关明以及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宗教事务局、新疆社科论坛杂志社等相关业务领域领导专家,自治区党委党校、行政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研讨会,参会单位共计14家。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苏向东致辞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帕力旦·吐尔逊主持会议

研讨会开幕式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帕力旦·吐尔逊主持,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苏向东作了大会致辞,杨圣敏教授、徐平教授、王锋教授、菅志翔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杨圣敏作主旨发言

杨圣敏教授指出,中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针对国内民族问题的新形势,还有国际形势的大背景,是在新形势下长期实行的历史性大战略。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对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还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既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提倡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徐平教授作主旨发言

徐平教授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民族复兴立根铸魂,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要以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力量、团结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从“牢固树立”到“积极培育”,再到强调“铸牢”和“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还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将其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王锋教授作主旨发言

王锋教授指出,要充分认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战略意义,总结新时代以来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的成效、创新举措和积极影响。同时提出当前新疆的难点问题,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仍不平衡不充分,语言文字信息技术创新还不适应信息化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求,语言文字工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等。最后提出对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的新思考,要总结经验,构建常态化、经济有效、可持续的学习推广工作体系。

浙江大学四部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主任菅志翔教授作主旨发言

菅志翔教授以族群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范畴,进一步阐述了族群的概念、族群关系的影响因素以及在文化给定逻辑下,族群的工具性特点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联系,围绕本质论、原生论、永生论、工具论和现代论探讨了族群的属性。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苏向东为一等奖获得者颁奖

主旨发言结束后,新疆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燕副教授、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高霞霞和新疆师范大学商学院郭辉教授三位论文一等奖获得者分别就自己的文章内容做了阐述。下午分会场设有四个论坛,40余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讨论。

分会场

本次研讨会旨在通过学术交流研讨,进一步提升新疆各高校、科研院所及研究人员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大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及时总结提炼新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典型经验与成熟路径,为促进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夯实理论支撑,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集体合影

信息、图片来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办公室、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

编审:宣传部